认识黄精

黄精介绍

黄精,是药食同源的滋补圣品,在中国服食已有2000余年历史,得名于东晋葛洪,“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气,获天地之精,故名。”它是百合科黄精属的一种植物,喜阴湿,主要生长于400米-2800米的山林地带,分布于华中、华东、华南等地。黄精一般以其干燥根茎入药,千百年来既是良药,又用于道家辟谷修仙,被称为仙人余粮。其在中国古代医书、典籍多有记载,文人骚客笔下也屡见不鲜。

黄精的品种分类

滇黄精
  • 植株形态:别名大黄精,为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根茎肥大,稍呈块状或结节状膨大。茎高 1-3m,顶端常作攀援状。叶轮生,无柄,花腋生,下垂,花被筒状,通常粉红色,浆果球形,成熟时红色。花期 3-5 月,果期 9-10 月。
  • 药材性状: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,结节长可达 10cm 以上,宽 3-6cm,厚 2-3cm。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,具环节,有皱纹及须根痕,结节上侧茎痕呈圆盘状,圆周凹入,中部突出。质硬而韧,不易折断,断面角质,淡黄色至黄棕色。 气微,味甜,嚼之有黏性。
  • 产地分布:主产于贵州、广西、云南等省区。
黄精(鸡头黄精)
  • 植株形态:多年生草本,根状茎圆柱形,节部膨大,横生。茎圆柱形,直立,高50~90cm,常不分枝。叶无柄,轮生,花序常具 2-4 朵花,似成伞形状,花乳白色至淡黄色,浆果球形,成熟时黑色。花期 5-6 月,果期 7-8 月。
  • 药材性状:根茎圆锥状,常有分枝,先端膨大,全体形如鸡头,长 3-10cm,直径 0.5-1.5cm,有细纵皱纹。环节皮状,节间长 0.5-1cm;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,半透明,有纵皱纹,茎痕圆形。质坚脆,半透明。气微,味甜,有黏性。
  • 产地分布:主产于东北、华北及华中部分地区。
多花黄精(姜形黄精
  • 植株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 40-100cm。根茎横生,肥厚,稍结节状或连珠状,直径 1-2cm。茎粗,上部外倾,无毛。叶互生,无柄;花腋生,花淡黄绿色或绿白色,浆果球形,熟时紫黑色。花期 4-6 月,果期 6-10 月。
  • 药材性状:呈长条结节块状,长短不等,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。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,粗糙,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,直径 0.8-1.5cm。
  • 产地分布:主产于华中、华东及华南部分地区。

黄精的繁殖方法

种子繁殖

这种方法适合规模化育苗,虽然周期长,但繁殖系数高。

  • 采种环节:要选择生长健壮、无病虫害的二年生植株,在秋季浆果成熟采收。采收后的种子除杂,颗粒饱满留种。​
  • 种子处理:采用沙藏法,入冬前在向阳背风处挖 40 厘米深、30 厘米宽的坑,按种子与细沙 1:3 的比例混合均匀后放入坑内,放置秸秆通气,覆盖细沙保持湿润,湿度以手握成团、落地即散为宜。​
  • 育苗操作:翌年 4 月初取出种子,筛去沙子,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 15 厘米开 3-5 厘米深的沟,将种子均匀播入,覆土 2.5-3 厘米,轻轻压实后搭建拱棚。待苗高 30 厘米时,要昼敞夜覆逐步炼苗,黄精、滇黄精一般在播后第2 年可好出圃定植,多花黄精要第3年才能出圃。
根状茎繁殖

这是生产上常用的方法,见效快,能保持品种优良特性。

  • 种茎选择:选取3年生以上健壮无病虫的根状茎,按1~2节截成小段,切口用草木灰处理,以防污染腐烂。
  • 移栽时间:移栽在春季3~4月进行,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5~20cm开浅沟,将种茎按5~8cm平放在沟内,覆盖泥土后稍压实。要求带芽与不带芽根状茎分开摆放,使出苗整齐。
组培繁殖

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黄精的一种方法,通过在无菌环境下培养黄精的离体组织(如茎段、叶片、根尖等),使其诱导分化出完整植株,从而实现高效、规模化繁育。

  • 外植体选择与处理:选取健康无病植株,剪取茎段、顶芽或块茎等作为外植体,用清水冲洗后,在无菌环境中用酒精、次氯酸钠等进行消毒
  • 培养基制备:以 MS 培养基为基础,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(如生长素、细胞分裂素),调节激素比例以诱导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,或直接分化出芽和根。
  • 接种与培养:将消毒后的外植体切成小块,接种到灭菌后的培养基中,在恒温、恒湿、光照可控的培养室中培养。
  • 继代培养:当培养物长出丛生芽或幼苗时,将其分割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中,扩大繁殖规模,保证幼苗数量。
  • 炼苗与移栽:当组培苗生长健壮后,打开培养瓶让其适应外界环境(炼苗),随后移栽到基质(如腐殖土、珍珠岩混合土)中,逐步过渡到自然生长条件。

黄精的生长环境要求

海拔与地形

适宜在海拔 200-1000 米的区域种植,坡度以 25 度以下的缓坡为宜,阴坡或半阴坡最佳。这样的地形既能保证光照适度,又能减少水土流失。

土壤条件

首选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、透水性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,pH 值在 5.5-7.0 之间。土壤有机质含量要高,我们可以通过前期施足有机肥来改良土壤结构。

光照与湿度

黄精喜阴湿环境,不耐强光直射,需要适度遮荫,上层林木郁闭度保持在 0.3-0.6 之间最佳。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60%-80%,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60%-70%。​

植被环境

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是理想的种植林地,毛竹林除林缘空旷地带外,其他区域不太适合。也可在果园套种,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。

田间管理

除草

除草方面:

黄精种植后2~3年内,要重视田间除草。每年在4月上中旬、6月上中旬和冬季倒苗后除草3次。前2次人工拔除,冬季可机械除草。3年后重点铲除一些恶性杂草,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。

施肥方面

底肥要足,按株行距 30×35 厘米开穴,每穴施腐熟有机肥 0.5 斤,沟施每亩 1500-2000 公斤加 45% 硫酸钾复合肥 30 公斤。前 3 年每年 2 次,清明前亩施三元复合肥 10 公斤,11 月中下旬施冬肥,每亩腐熟有机肥 500 公斤加复合肥 10 公斤和钙镁磷肥 25 公斤;第 4 年冬季重施有机肥 600 公斤每亩。​

水分管理

黄精喜湿润但怕积水,保持土壤湿润;雨季要提前挖好排水沟,防止田间积水导致烂根。有条件的可安装滴灌系统,实现精准供水。​

遮荫措施

大田种植必须搭建遮荫棚,透光率控制在 30%-50%,四周保持通风。林下种植可利用自然遮荫,但要注意及时修剪过密枝条,保证通风透光。​

黄精的虫害及防治

地老虎
  • 危害特征:幼虫夜间出土啃食幼苗和嫩茎,造成缺苗断垄。
  • 防治方法:清除田间杂草,保持环境整洁;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;傍晚在植株周围撒施毒土,可用辛硫磷乳油拌细土制成,每亩用量 2-3 公斤。​
蛴螬
  • 危害特征:幼虫啃食地下根茎,造成根茎空洞,影响产量和品质。
  • 防治方法:冬耕时将蛴螬翻到地表冻死;采用灯光诱杀成虫;发生危害时,用敌百虫晶体兑水浇灌根部,注意药剂浓度和使用安全。​

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黄精作为药食同源品种,防治虫害应尽量采用农业防治、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,必须使用化学药剂时,要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,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。​

采收与预处理

  1. 采收时机
    多在秋季霜降后至春季萌芽前采收,此时黄精根茎养分积累充足,淀粉、多糖等有效成分含量高。优先选择生长 3 年以上的健壮植株,避免采挖幼嫩根茎。
  2. 初处理
    挖取根茎后,抖去泥土,用剪刀或刀具切除残留的须根、芦头(顶端茎基)及腐烂、破损部分,保留完整健康的根茎段。
清洗与分级
  • 清洗:用流动清水冲洗根茎表面的泥沙、杂质,避免用力搓揉以防表皮破损。若根茎表面泥土较厚,可先浸泡 10-15 分钟,再用软毛刷轻刷,确保洗净但不损伤肉质。
  • 分级:根据根茎大小、粗细分级(如直径 2 厘米以上为一级,1-2 厘米为二级),便于后续加工时受热均匀,保证成品质量一致。
蒸煮 / 烫制

目的是通过高温灭活根茎中的淀粉酶、氧化酶等,防止有效成分(如黄精多糖)分解,同时去除生黄精的麻味、涩味,降低刺激性。

  • 蒸煮法:将分级后的黄精放入蒸笼或蒸锅,加水没过根茎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蒸制。根据大小不同,蒸制时间约 30 分钟至 2 小时,直至根茎内部无白心、质地变软(可用筷子轻松插入),断面呈黄白色或淡黄色。
  • 烫制法:对于较细的根茎,可直接放入沸水中烫煮 10-20 分钟,至透心后捞出,沥干水分。
干燥处理
  • 切片(可选): 蒸煮后的黄精稍晾凉后,可根据需求切片(厚度约 2-4 毫米),或保持整根形态。切片能增大表面积,加速干燥,也便于后续炮制或食用。
  • 自然干燥:将切片或整根黄精摊放在竹席、网架上,置于通风良好、阴凉干燥处阴干,避免阳光直射(防止有效成分流失和颜色变深),期间需定期翻动,防止霉变。
  • 烘干:若环境湿度高,可采用烘干设备(如烘箱),温度控制在 50-60℃,缓慢烘干(避免高温导致成分破坏),烘干过程中适时翻动,直至含水量降至 10%-15%(手捏不软、易折断)。

炮制加工

为增强药效或适应不同临床需求,干燥后的黄精常需进一步炮制,常见方法有:

酒黄精

取干燥黄精片,用黄酒拌匀(每 100 公斤黄精用黄酒 20-30 公斤),闷润至酒被吸尽后,放入蒸锅蒸制,至色泽变黑润、内部呈棕褐色,取出干燥。酒制可增强黄精的温补作用,更适用于滋阴润肺。

蜜黄精

将蜂蜜加适量水稀释,与黄精片拌匀,闷透后炒至不粘手,取出放凉。蜜制能缓和药性,增强补气养阴之效。

蒸制复晒

部分传统工艺会采用 “九蒸九晒” 法,即反复蒸制、晾晒 9 次,使黄精色泽乌黑、质地柔润,药效更温和,刺激性更低。

加工后的黄精(生品或炮制品)需装入干燥、洁净的包装袋或容器中,密封后置于阴凉、干燥、通风处储存,防潮、防虫蛀。药用黄精需符合《中国药典》标准,食用黄精则需确保无霉变、无异味。

产品深加工

现代黄精深加工产品既保留黄精的药用价值,又满足现代消费者对便捷性、多元化的需求,推动黄精从传统药材向多功能产品转化。

药用及功能性产品

黄精提取物(原料)

  • 工艺:采用水提、醇提或超声辅助提取法,从黄精根茎中提取多糖、皂苷等活性成分,经离心、过滤、浓缩后得到浸膏或粉末,可作为药品、保健品的原料。
  • 应用:用于中药配方颗粒、免疫调节类保健品等。

黄精饮片(精制)

  • 工艺:在传统炮制基础上优化,如 “酒蒸”“蜜炙” 等,结合低温烘干、微波杀菌技术,提升有效成分保留率,标准化切片(如薄片、段状)。
  • 特点:符合药典标准,直接用于中药配伍或代茶饮。
食品及饮品

即食黄精制品

  • 产品:黄精膏、黄精糕、黄精蜜饯、黄精丸等。
  • 工艺:黄精经蒸煮软化后,添加蜂蜜、蔗糖等调配,熬制成膏;或与米粉、面粉混合蒸制为糕点,通过杀菌封装延长保质期。

黄精饮品

  • 产品:黄精口服液、黄精茶包、黄精发酵饮料等。
  • 工艺:口服液:提取物经纯化后调配、灌装、灭菌;发酵饮料:结合益生菌发酵技术 发酵饮料:结合益生菌发酵技术,改善口感并提升活性成分吸收率。,改善口感并提升活性成分吸收率。
其他深加工产品

黄精保健品

  • 产品:黄精胶囊、黄精含片等。
  • 工艺:提取物与辅料(如淀粉)混合制粒,压片或装胶囊,经冻干、包衣等技术提升稳定性。

黄精护肤品

  • 工艺:提取黄精多糖等成分,与保湿剂、乳化剂复配,制成面膜、乳液等,利用其抗氧化、舒缓功效。
  • 核心工艺特点提取纯化:采用现代分离技术(如大孔树脂吸附、膜过滤)提高有效成分纯度;杀菌保鲜:结合高温瞬时灭菌、冻干技术,兼顾安全性与营养保留;剂型创新:通过制剂技术将黄精制成便捷服用的形态(如口服液、含片),拓展应用场景。

功能成分

黄精多糖

黄精多糖中有甲、乙、丙3种类型,但其分子量不同(大于20万),由葡萄糖、甘露醇、半乳糖醛酸按照6:26:1的比例组成。黄精中含粗多糖13.0%。

  • 黄精低聚糖甲:分子量为1630,由8个果糖和一个葡萄糖聚合而成。
  • 黄精低聚糖乙:分子量为862,由4个果糖和一个葡萄糖聚合而成。
  • 黄精低聚糖丙:分子量为474,由2个果糖和一个葡萄糖聚合而成。
  • 三种黄精低聚糖均由果糖和葡萄糖按摩尔比8:1、4:1、2:1缩合而成。
甾体皂苷

黄精中的甾体皂苷为中性皂苷。含有黄精皂苷A、B(SibiricosideA、B)、新巴拉次薯蓣2皂苷A-3-O-β-石蒜四糖苷(NeoprazerigeninA-3-O-β-Lycotetraoside)以及它的甲基原形同系物。

  • 皂苷类成分包括,薯蓣皂苷元、毛地黄糖苷、菝契皂苷元(Smilagenin) 等。
  • 黄精总皂苷(PTS)400mg·kg 。
蒽醌

黄精中还含有多种蒽醌类化合物。

  • 研究表明,黄精对环核苷酸含量具有影响。
  • 据国外文献报道,蒽醌类化合物对cAMP、cGMP、磷酸二脂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。
强心苷
木脂素

木脂素(Lignan)是一类生物体内的次生物质,由本丙素氧化聚合而成,通常指其二聚物,少数为三聚物和四聚物。

  • 木脂素的生物活性广泛而且显著
  • 研究发现,木脂素具有显著的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,酚羟基的存 在可使抗氧化活性大为增强,木脂素还具有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活性、免疫增强、促进蛋白质和糖原的合成等多种作用。
  • 黄精多糖类成分、蒽醌类成分与木脂素成分有许多相同的作用,如对 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活性、免疫增强、抗病毒等生物活性。
氨基酸和微量元素

黄精含有

  • 11种氨基酸:赖氨酸、苏氨酸、异亮氨酸、丝氨酸、亮氨酸、谷氨酸、酪氨酸、 脯氨酸、甘氨酸、丙氨酸等
  • 微量元素:人体必需的Fe铁、Zn锌、Sr锶、Ba 钡、Ge锗、Mn锰、Bi铋、Ca钙、Na钠等